高智商的人是不是更容易变态?

《汉尼拔》第一季

最近在追美剧《汉尼拔》系列,描述了一系列高智商变态杀人犯的故事,是根据著名畅销小说《红龙》(Red Dragon)和同名电影改编的,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在现实生活中,优秀大学生犯罪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为了博文不被封禁,我就不举例了。于是,许多人就觉得:是不是高智商的人特别容易变态、犯罪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1 幸存的轰炸机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惨烈进行中,盟军的轰炸机受到德军防空力量的攻击损失相当惨重。于是,美国海军找到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教授亚伯拉罕.沃德,希望沃德给出建议: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

亚伯拉罕.沃德

沃德对遭受攻击的轰炸机进行了统计研究,他发现返航的轰炸机身上弹孔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机翼、尾翼部分的弹孔比较密集,而螺旋桨、驾驶舱弹孔比较少。根据这个规律,沃德教授和军方商议应该在轰炸机的哪些部位加强护甲,却出人意料的得出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

轰炸机的弹孔分布

军方认为:应该在机翼和尾翼部位加强护甲,因为这些部位更容易被击中。而沃德教授却认为,应该在螺旋桨、驾驶舱这些弹孔少的地方加强护甲。

沃德的理论是: 统计的样本都是从战场上飞回来的幸存者轰炸机,它们身上弹孔多的部位受损严重,但并不致命,依然可以成功返航。假设弹孔均匀分布在机身各处,就说明那些发动机、驾驶舱中弹的轰炸机,都没有成功返航。弹孔少的部位并不是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安全返航的概率就变得很小,所以研究样本中很少能见到。要想尽可能多地拯救轰炸机飞行员的性命,减少伤亡,更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去研究那些没有成功返航的飞机,驾驶舱、螺旋桨这些弹孔少的部位,更应该重点保护。

后来,美国军方接受了沃德教授的建议,在后续的战争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淹死的拜神者

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古罗马时代,有一个叫西塞罗的政治家,他是无神论者。

西塞罗雕塑

曾有人拿一幅画给西塞罗看,画上有一群正在祈祷拜神的人。别人告诉西塞罗:拜神是有用的,这些拜神者都在随后的沉船事故中都活了下来,西塞罗反驳他说:“你能把那些淹死的拜神者画出来吗?”幸存者都是拜神的人,但是那些淹死的人不会说话,他们是否也是拜神者呢? 西塞罗一针见血的戳破了这个逻辑谬误。

3 幸存者偏差

从上面的两个故事中,大家是否理解了幸存者偏差的含义?只考察某些幸存者所满足的特征,并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我们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个问题,我们想研究一类人成功的要素是什么,于是统计了一批人的特征。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叫X,而失败者没有特征X,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X是成功者的要素。这个逻辑是比较合理的。

合理结论:特征X是成功要素

但是,假如我我们只把目光集中在成功者身上,只看到成功者都具有特征X,就得出X是成功要素的结论,这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因为,很有可能失败者同样具有特征X。

幸存者偏差:不能判断特征X是否是成功要素

4 生活中的幸存者偏差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幸存者偏差而得到不正确的结论。例如:有人说“老物件总是很实用”,比如家里的挂钟是20年前买的,现在走得还非常准确。这是一典型的幸存者偏差:能够留到现在的老物件,都是实用的,那些不实用的老物件早就被我们丢掉了。

再比如:

有一个病人吃了一种药物,病就好了。我们是否能得出药物是有效的呢?实际上,即使不吃药,病人也有自愈的可能。也可能有一些病人,吃了这种药也没好。在大家对某种疾病束手无策时,一个个例就极有可能引发人们的强烈兴趣,因为幸存者偏差,把这种药物奉为神药。现代循证医学为了避免幸存者偏差,要求所有药物上市之前必须通过双盲实验。把病人分成两组(甚至更多组),用两组医生对他们进行照顾。其中一组服用试验药物,另外一组只吃外形一样的安慰剂,无论病人还是照顾他们的医生,都不知道自己组服用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然后根据两组人的康复情况来评估药物效果:新药组的病人康复情况在统计意义上优于对照组,才能确认药物有效。

双盲实验

很多人去研究名人的成功史,写出一本本成功学的传记。写书的人可能不成功,但是却靠着成功学的书赚了很多钱。我们也不妨来讨论几个耳熟能详的成功者

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

还有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埃里森

他们都是成功者、超级富豪, 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没有读完大学。于是有人说,从大学退学是成功的要素。这就是很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因为忽略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的退学者。

看了《巴菲特传》就能成为巴菲特了吗?

许多人羡慕足球运动员、演员,因为他们动辄数千万上亿的工资片酬着实让人眼红。可是,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聚光灯下那些最顶尖的明星们,成千上万默默无闻的运动员和演员,其实生活的并不那么光鲜。

5 高智商的人更容易变态吗?

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最初的问题了:高智商的人更容易变态吗?变态作为一种心理疾病,有时候很难统计,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咨询心理医生,也不是所有变态心理的人都会有变态行为。那么,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修改为:高智商的人更容易犯罪吗?国外已经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例如:有学者统计了一些国家的平均犯罪率与平均智商的关系,结果是:几种严重的犯罪行为都与智商负相关。平均智商越高的国家,犯罪率越低。

img

还有学者统计了美国243个地区的犯罪率与平均智商的关系,结论是:无论是暴力犯罪还是非暴力犯罪,都明显呈现出与智商的负相关性。

img

img

另有学者研究了60000多名男性的犯罪情况和智商数据,使用语言、数学、空间认知三个能力来评判一个人的智商,最终依然显示出强烈的负相关性。

img

综上所述,高智商人非但不容易犯罪,反而更可能是一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其实这很好理解,高智商的人更容易具有高学历、好工作,生活相对更加安逸,犯罪的代价更大。

那么,我们为什么经常会听说高智商犯罪行为呢?这也是幸存者偏差。一个普通人犯罪,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度不会很高,普通的刑事案件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听到了只会说一句:哦,真可怕,就过去了。

但是,如果这个人兼具变态和高学历、高智商的两重特征,对媒体来讲就是很好的话题,因为许多人的眼球会被它吸引,他们就是幸存者。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著名高校学子泼熊、投毒、杀人等案件都是如此。因为有更多的人关注到他们的犯罪行为,所以造成了一种感觉:高智商的人都是变态。

《沉默的羔羊》高智商罪犯

再有,许多未破获的连环杀人案,如开膛手杰克、黄道十二宫杀手等,由于一直悬而未决,凶手被许多人想象成能够逃脱警察追捕的超级天才。可是根据破获的连环杀人案来看,罪犯却往往是一些智商平平的人。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6 如何认清真相?

了解了幸存者偏差,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避免逻辑谬误,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大家不要因为某个专业出现了一个超级富豪或者顶尖科学家,就一窝蜂的涌入这个专业,而是更应该考虑这个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就业情况。产品经理不仅要研究活跃用户的行为,更要研究那些不再发声的卸载用户,了解他们的卸载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改进产品——有时候一个产品的成败甚至就取决于这些不显著的信息。有些人说日本军队在侵华战争中纪律严明,从并没有虐待俘虏和平民的行为,但是还要考虑到一部分士兵和平民可能并没有机会诉说那些暴行;马航370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很多人对坐飞机这件事变得小心翼翼,却不愿看到到数据研究的结果——飞机依然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每年的汽车的意外事故率要远远高于飞机……

世界的焦点永远都在那些偶然的成功者身上,却忽略了上万倍没有被关注的失败者。当我们的数据研究只能看见幸存者而看不到消失者,结论很容易有所偏差。现在许多互联网平台的信息流推荐机制,更容易让我们的视野局限在经过兴趣或者大数据筛选过的幸存信息,而无法探究到被掩盖的信息,这样就很容易把偏见当做正确。

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相。依据不公正的统计或者逻辑谬误,人们会得出完全对立的结论所以在互联网上党同伐异的现象此起彼伏,就不足为奇了。